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文化副刊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草魚因其食草而得名,但是為什么草魚通過吃草就能快速生長?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歷時3年探明了草魚體內2.7萬多個基因的編碼序列,這一謎題也有了答案。這是全球科學界首次完成對草魚基因組的測序。昨日,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上在線發(fā)表。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汪亞平介紹,草魚的主要食物是水草,而水草中含量最多的是植物纖維??茖W界此前推測,草魚可能具備某種功能,能夠直接從植物纖維中攝取營養(yǎng)。此次研究證實,草魚體內并不存在可將纖維素轉化為營養(yǎng)物質的降解酶。因此,草魚的主要營養(yǎng)來源仍然是蛋白質、脂肪等物質。這部分物質在水草中所占比例很小,但草魚在攝食行為上發(fā)生了適應性進化?!皠游飻z食存在節(jié)律,這些節(jié)律是由一些基因決定的。草魚的節(jié)律基因發(fā)生了變化,使它們能不斷進食大量水草,從而獲得足夠的營養(yǎng)?!蓖魜喥秸f。
此次研究的另一個有趣的發(fā)現(xiàn)是,在與現(xiàn)有的12種脊椎動物基因組比較研究后發(fā)現(xiàn),草魚與斑馬魚的親緣關系最近。它們大約在距今5000萬年前發(fā)生分化,走上不同的進化道路,逐漸變成今天的模樣。
草魚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家魚”之一,也是世界上養(yǎng)殖產量最大的淡水魚類。目前,草魚產量約占全球淡水魚養(yǎng)殖總量的16%。草魚基因組遺傳密碼的解析將為草魚的品種改良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ㄔd于《長江日報》 2015-05-05 05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