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播報
2017年,萬物并秀的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吸引了來自100多個國家的各界嘉賓齊聚北京,奏響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大合唱”。這首歌里,有來自科技界的強勁聲音。
例行訪問的意外之舉
●講述人:記者 秦志偉
因工作原因,每年我都會多次前往新疆采訪調研。一片片雪白的棉花、一望無際的草原、成雙結對的羊群馬群令人印象深刻。
新疆是我國棉花生產的優(yōu)勢區(qū),其種植面積占全國60%左右。更值得關注的是,這里是我國面向中亞的橋頭堡,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qū)。因新疆與中亞各國在民族、文化、風俗和消費習慣上有明顯的相似性,這幾年新疆與中亞各國的合作交流步伐也在明顯加快。
其中,令我印象頗深的是陸宴輝提到的一個故事。他是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的援疆專家,目前擔任新疆農業(yè)科學院院長助理,主要從事農業(yè)昆蟲與害蟲防治研究。
今年9月中旬,烏茲別克斯坦農業(yè)部副部長塔沙耶夫訪華,途經新疆時提出了順便前往新疆農科院考察的要求。農科院方面認為這只是例行訪問,做禮儀性接待即可,但接下來的事讓陸宴輝很意外。雙方經過交流達成很多共識,當場簽署了很多合作協(xié)議,其中包括棉花綠色防控技術的合作,而簽署協(xié)議并不在外方的日程安排中。
其實,在塔沙耶夫考察新疆農科院之前的8月中旬,陸宴輝等相關專家已考察過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并為當?shù)孛藁ú∠x害防控提出過建議。
陸宴輝告訴我,近年來他明顯感覺到,自從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新疆與中亞各國在農業(yè)領域的合作越來越多了,比如在病蟲害資源共享、信息交流、人才培訓等很多方面。實際上,新疆與中亞各國在資源稟賦、產業(yè)結構等方面有較強的互補性,具有同處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地緣優(yōu)勢。他也相信,未來彼此合作的潛力和空間依然很大。
在巴西建天氣實驗室
●講述人:中國—巴西空間天氣聯(lián)合實驗室/中科院南美空間天氣實驗室辦公室主任 劉正寬
如何認知日地空間、預防或減少災害性空間天氣對人類影響,是人類迫切需要回答的科學問題?;谥袊游绻こ?,中國科學家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構筑空間天氣監(jiān)測子午圈,像天氣預報一樣預報空間天氣。
中國與巴西在地理位置上具有東西和南北半球對稱共軛的優(yōu)勢,對空間天氣晨夕監(jiān)測和對比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在巴西共建空間天氣聯(lián)合實驗室成為構筑子午圈框架的第一步。
美麗巴西,狂熱桑巴,眾神眷顧的天堂背后卻是黃熱病毒和寨卡病毒蔓延、貧富差距大、犯罪率居高、社會治安很差。今年6月的一天,我們的激光雷達系統(tǒng)建設團隊經歷24小時航程,跨越半個地球抵達巴西,來不及倒時差就開始投入工作。因為水土不服、蚊子叮咬,好幾位同事都感冒發(fā)燒,再加上夜間調試,大家相繼病倒,集體輪流到醫(yī)院打點滴。
在激光雷達系統(tǒng)1米光學接收望遠鏡安裝調試時,搬運機械沒能及時到位,又突遇暴雨。為了保護望遠鏡不受雨水侵蝕,大家赤手將重達1噸多的望遠鏡鏡片移到安全位置。
很多次,巴西人向我們豎起了大拇指,他們真正見識了中國人的毅力、決心和效率。通過大家共同努力攻克難關,我們摸索出了一條海外科研機構建設的創(chuàng)新之路,為我國全面實施“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支撐服務。中國科學家研制的鈉鉀雙波長同時探測激光雷達系統(tǒng)也已在巴西上空綻放異彩,獲取到我國在南美地區(qū)自主監(jiān)測的第一手空間環(huán)境監(jiān)測數(shù)據(jù)。
打通“一帶一路”出口
●講述人:中科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研究員 湯華
“你如果不好好讀書,就會像他們那樣整天在泥水里泡著,一輩子沒出息?!表樦曇舻姆较?,我抬起頭,目光恰好與望過來的母子倆相遇。那是幾年前的一個雨天,我和團隊成員正在亞洲最大鋼箱梁懸索橋——云南龍江特大橋重力錨基坑開挖現(xiàn)場進行現(xiàn)場原位試驗。當時所有人渾身上下都是泥,頭發(fā)亂蓬蓬,摻雜著已經干枯的泥土,難免給人以辛苦、邋遢的感覺。
最近,這個情景又從我的記憶里浮現(xiàn)出來。就在幾天前,我和龍江特大橋設計單位的一位負責人再次相遇了。回憶起當年那一幕,他用力地拍著我的肩膀連聲道謝。
這份感謝也源于那年。有天晚上,我突然接到這位負責人的電話。原來大橋騰沖岸重力錨基坑存在較軟弱土層,可能無法滿足設計要求,亟待通過現(xiàn)場原位試驗驗證基底承載力和摩阻力?!皶r間非常緊,我們找不到合適的人,你們武漢巖土所能不能救個急?”
我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項任務,因為重力錨是整個懸索橋可靠性的保障,而龍江特大橋又是昆明至緬甸、印度國際大通道及亞洲公路網的重點控制性工程,可謂“一帶一路”的出口。
3天之內,試驗人員、大型設備全部到達距離武漢2200公里外的工程現(xiàn)場,接下來就是28天24小時輪班倒的試驗工作。
我至今還記得我與那對母子目光相遇時的感受。作為一名巖土人,我們不僅要有智慧的頭腦、豐富的工程經驗,還要有見山爬山、見洞鉆洞、風餐露宿的奉獻精神。這是我們的前輩留下的傳統(tǒng),也是當代巖土人該有的品質。
時間證明,付出都是值得的。經過認真周密的現(xiàn)場原位試驗,我們證明了各項參數(shù)滿足設計要求,無需額外進行基底加固,極大節(jié)約了工期和造價。2016年5月1日,云南龍江特大橋正式通車,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緬甸、印度、孟加拉國的區(qū)域經濟文化交流之路開通了。
年終手記
聚力鋪開
“科技絲路”
“一帶一路”是一條科技創(chuàng)新之路,正因如此,我國正在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chuàng)新行動計劃,以加強與沿線各國的創(chuàng)新合作。作為科技國家隊,中國科學院也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承擔著使命與職責。
目前,中科院主導的“發(fā)展中國家科技人才培養(yǎng)計劃”正在為我國積累一批優(yōu)秀的發(fā)展中國家青年科技人才資源。預計到2020年,中科院在讀CAS-TWAS院長獎學金生規(guī)模超過800人,累計資助獎學金生超過1500人,向發(fā)展中國家輸送優(yōu)秀博士畢業(yè)生超過700人。
中科院主導的“海外科教基地建設計劃”,正在結合我國科技發(fā)展內生需求、發(fā)展中國家科學發(fā)展和社會經濟發(fā)展需要,建成9個海外科教機構,并使其成為優(yōu)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科技合作開放基地。
中科院主導的“CAS-TWAS卓越中心支持計劃”,擇優(yōu)支持若干依托中科院建立的CAS-TWAS卓越中心,在發(fā)展中國家共同關注的領域建起一批多邊科技合作平臺,舉辦了一批國際品牌會議,也完成了一批具有重要影響的專業(yè)咨詢報告。
在眾多計劃之外,還有數(shù)不清的科研人員奮斗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qū),用智慧筑起“一帶一路”的民意基礎。也有不少一線記者奮斗在“一帶一路”,用足跡和筆觸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一帶一路”故事,講好中國科技發(fā)展的故事。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耙粠б宦贰鄙系闹袊W耀著科技之光;“一帶一路”里的世界,正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之力。
?。ㄔd于《中國科學報》 2017-12-25 第1版 要聞)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