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5月29日說,按照量子信息技術發(fā)展趨勢,通過10-15年努力,在量子通信方面,有望構建完整的空地一體廣域量子通信網絡技術體系,實現量子通信網絡和經典通信網絡的無縫銜接。
中科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當天在北京舉行首場全體院士學術報告會,潘建偉院士以“新量子革命:從量子物理基礎檢驗到量子信息技術”為題作報告時透露了上述信息。
他認為,實現量子通信網絡和經典通信網絡的無縫銜接,將推動量子通信技術在國防、政務、金融、能源等領域率先廣泛應用,為中國形成具有國際引領地位的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和下一代國家信息安全生態(tài)系統(tǒng)奠定基礎。
同時,基于廣域的量子通信網絡,也將為構建大尺度、高精度的時間頻率傳遞網絡,進行量子力學非定域的終極檢驗,以及在外太空探索對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與引力的結合等物理學基本原理的檢驗提供條件。
潘建偉介紹說,中國在發(fā)展量子通信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中國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安全距離超過百公里的光纖量子通信和首個全通型量子通信網絡,建成首個規(guī)?;怯蛄孔油ㄐ啪W絡等。為構建廣域量子通信系統(tǒng),中國建成首個千公里級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京滬干線”,為沿線金融機構、政府部門等提供高安全等級的量子保密通信服務。
在星地自由空間量子通信實驗研究方面,中國也一直處于國際引領地位,成功研制發(fā)射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墨子號”已圓滿實現三大既定科學目標,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千公里級的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fā)、星地高速量子密鑰分發(fā)和地星量子隱形傳態(tài)?!吧鲜龀晒麡酥局斓匾惑w化廣域量子通信網絡雛形已經形成”。
潘建偉表示,以量子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第二次量子革命也一定會帶來人類社會物質文明的巨大進步,同時也給了中國一個從經典信息技術時代的跟隨者、模仿者轉變?yōu)槲磥硇畔⒓夹g引領者的偉大機遇。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