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文化副刊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當國人還沉浸在“中國天眼”FAST問世的自豪之中,全球的射電天文學家已經(jīng)著手建造下一代的超級射電天文望遠鏡: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quare Kilometre Array,SKA)。
5月29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全體院士學術報告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武向平做報告時說,“FAST保持領先地位,大概只有十年時間,一旦SKA建成,不管我們愿不愿意,F(xiàn)AST的領先優(yōu)勢終將被其所取代”。
留給FAST領跑的時間不多了。武向平說,自2015年9月25日落成后的兩年調(diào)試期,F(xiàn)AST先后發(fā)現(xiàn)50多顆脈沖星候選者,并證認一顆毫秒脈沖星,取得了在中國大地上發(fā)現(xiàn)脈沖星零的突破,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SKA則是人類迄今國際天文學領域建造的最龐大和最先進的設備,匯集了人類在天文學、無線電、信息、通訊、計算機、機械制造等諸多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武向平說,SKA將承載射電天文學未來50年的發(fā)展命脈,有望克服包括FAST在內(nèi)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的缺陷和不足,希望同時獲得更高的靈敏度、更大的視場、更高的頻率和空間分辨率、更高效的巡天能力等。
我國是SKA的主要成員國之一。武向平說,中國將以大國的風范和責任,以及對卓越科學目標勢在必得的追求,在其中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主導作用,獲得豐厚的科學回報。
他今天還透露,中國未來射電天文設備的布局,主要有兩個部分,一個是國內(nèi),立足單口徑FAST,一個是國際,就是參與干涉陣列SKA,“自主研究與國際合作相結合,單口徑與干涉陣列協(xié)同發(fā)展”,武向平說。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