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峰團隊聯合意大利里雅斯特大學教授Paolo Fornasiero等,在光催化氫氣異裂領域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常溫下氫氣異裂。
加氫反應是化學工業(yè)中的重要反應之一,約四分之一的化工反應過程至少包含一步加氫反應。加氫反應的核心之一是氫氣活化,包括均裂和異裂兩種機制。其中,氫氣異裂產生極性的氫物種,具有反應活性高、對極性官能團選擇性加氫的特點。然而,氫氣異裂一般需要較高的反應溫度,且由于反應活性位點濃度低導致氫氣異裂反應速率低,往往成為加氫反應的決速步驟。
氫氣異裂的活性位點包括多種類型,但其本質的結構特點是包含空間鄰近(亞納米尺度)的正負電荷中心。本研究中,王峰團隊基于前期發(fā)展的光生電子和空穴“單獨”引發(fā)半反應的光催化轉化方式,提出將光生電子和空穴用于構建空間鄰近正負電荷中心,以實現常溫條件下氫氣異裂。該工作攻克了構建空間鄰近的電子和空穴束縛態(tài)這一關鍵科學難題,在利用電子-空穴對催化氫氣異裂的同時有效避免了因空間鄰近而發(fā)生電子-空穴復合的問題。
該團隊以金/二氧化鈦(Au/TiO2)為模型催化劑,利用紫外光激發(fā)TiO2。結果顯示,光激發(fā)產生的電子可遷移到Au納米顆粒上而被束縛;由于Au納米顆粒和TiO2的界面存在Au-O-Ti組成的缺陷態(tài),光生空穴會在界面處被捕獲。研究發(fā)現,空穴和電子分別在界面Au-O-Ti和Au納米顆粒上,形成了空間鄰近的束縛態(tài)電子-空穴對。Au/TiO2在常溫條件下同時存在氫氣異裂的熱催化機制,與Au/TiO2上光催化氫氣異裂的機制疊加,使研究人員觀察到該反應活性隨著光強增強先降低后呈線性增加的現象。
進一步,該團隊將上述光催化氫氣異裂方式用于二氧化碳還原,在光催化固定床反應器中實現二氧化碳單程轉化率接近100%,主產物為乙烷,選擇性大于99%,光催化二氧化碳加氫穩(wěn)定性大于1500小時。團隊通過串聯乙烷脫氫制乙烯裝置,實現二氧化碳加氫制乙烯,單程收率大于99%。
這一光催化氫氣異裂的方式可以拓展至Au/N-TiO2、Au/CeO2和Au/BiVO4等體系,并可以利用太陽光實現二氧化碳加氫制乙烷,選擇性達90%。
9月5日,相關研究成果以Photochemical H2 dissociation for nearly quantitative CO2 reduction to ethylene為題,發(fā)表在《科學》(Science)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科學院相關項目等的支持。


常溫下氫氣異裂成功實現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