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12月8日晚,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北京會見了南仁東親屬和南仁東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她向南仁東家屬表示親切慰問和崇高敬意,向報告團全體成員表示衷心感謝。
南仁東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簡稱FAST,被譽為“中國天眼”)的發(fā)起者和奠基人。2016年9月25日FAST落成啟用,習近平總書記致賀信高度肯定“中國天眼”在科學前沿領域和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中的作用和意義。2017年9月15日南仁東因病逝世,李克強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南仁東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對家屬表示慰問。11月17日,中宣部追授南仁東“時代楷?!睒s譽稱號。
劉延東說,南仁東為“中國天眼”傾注了畢生心血,他的事跡感人至深,催人奮進,充分體現了時代精神、民族精神、科學精神,生動詮釋了廣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的奮斗精神。
劉延東對中科院近年來的科學傳播工作表示肯定。她指出,要進一步加強南仁東先進事跡的宣傳報道,號召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學習南仁東先進事跡,要學習他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情懷,要學習他敢為人先、堅毅執(zhí)著的科學精神,要學習他淡泊名利、忘我奉獻的高尚品德,要學習他真誠質樸、精益求精的杰出品格。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介紹了中科院學習南仁東先進事跡的相關工作。他說,9月20日,中科院黨組號召全院干部職工向南仁東學習,同時組織了多場面向全院的“南仁東先進事跡報告會”。10月10日,FAST首次發(fā)現脈沖星,以首批科研成果致敬南仁東。中科院從2014年開始,就精心選擇FAST建造過程中的多個重要節(jié)點,先后五次組織媒體團赴施工現場采訪報道。白春禮表示,下一階段我們要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繼續(xù)深入學習和宣傳南仁東的時代精神、民族精神和科學精神。
中科院副院長張濤,科技部、貴州省委、中科院辦公廳、人事局、科學傳播局、直屬機關黨委、北京分院、國家天文臺等單位和部門的負責同志參加會見。
相關鏈接:

劉延東與南仁東家屬合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