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色情A片直播免费观看,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日本

加快打造原始創(chuàng)新策源地,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努力搶占科技制高點,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賀信中作出的“兩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zhàn)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fā)展,率先建成國家創(chuàng)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院辦院方針

首頁 > 院內要聞

白春禮會見“DNA之父”詹姆斯·沃森并為其頒發(fā)
“生命醫(yī)學國際合作特殊貢獻獎”

2017-04-01 國際合作局 中國科學院大學
【字體:

語音播報

  3月31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京會見了DNA雙螺旋結構發(fā)現者之一、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士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并為其頒發(fā)了“生命醫(yī)學國際合作特殊貢獻獎”。隨后雙方共同出席了第二屆“中源協(xié)和生命醫(yī)學獎”啟動儀式。

  在頒獎儀式上,白春禮代表中科院及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廣大科技人員和師生對沃森榮獲本次大獎表示祝賀。他盛贊沃森在1953年發(fā)現的DNA雙螺旋結構開辟了生命科學研究的新時代,并對沃森及其帶領的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對推動中美兩國在生命科學領域的交流合作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表示感謝。白春禮強調,沃森此次來華,將是他與中國科學界“再續(xù)前緣”的新起點,同時也為美國冷泉港實驗室與中科院及國內高水平學術科研機構開展學術交流、科研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機。白春禮表示,希望通過多方的共同努力,在生命科學領域不斷取得更多的成績和成果,推動該領域科研創(chuàng)新、成果轉化與產業(yè)化發(fā)展不斷實現新突破,為人類文明和人民福祉貢獻力量。

  沃森表示,今天獲得這個獎項很高興,期待與中國科學家開展癌癥合作研究,希望未來有更多的機會來中國,與中國的科研人員開展更加廣泛的交流與合作。沃森幽默風趣地將自己的科學生活歸納為做實驗、寫文章、開會、寫書以及全球旅行。他表示廣博的知識對他走進科學研究助力極大,科學研究使他結識了很多新朋友、很多優(yōu)秀科學家并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開會、寫文章對于促進深入研究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故此,在退休之后他仍愿參與各類會議,在不同的地方結識新人新朋友,幫助更多的年輕人投身于生物學研究領域中來。沃森說,中國人口眾多,聰明的人也很多??茖W無國界,需全世界共同努力。希望未來有機會與更多的中國科學家開展交流合作。

  在頒獎儀式結束后,沃森與中科院副院長張亞平,中科院院士周琪、高福等專家學者一起與國科大的學生們進行了親切友好風趣的座談,并耐心回答了同學們提出的各種問題。沃森表示,是不斷努力探索未知領域的精神和外界的幫助與支持成就了今天的他。希望年輕人了解他的研究歷程和感受,在科研領域努力探索,勇于突破。

  來自中科院和國內不同學術單位的200余人共同參加了本次活動。他們分別來自國家神經性疾病臨床醫(yī)學中心、解放軍第302醫(yī)院、解放軍第306醫(yī)院、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南方科技大學、冷泉港亞洲、中源協(xié)和細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國科大醫(yī)學院等單位。

  據了解, “中源協(xié)和生命醫(yī)學獎”是國內生命醫(yī)學領域重量級大獎。由國科大、中源協(xié)和細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中源協(xié)和生物治療公益基金會于2016年共同設立。此獎旨在獎勵在醫(yī)學領域取得突破性創(chuàng)新成果的國內外杰出科學家、學者及有潛力的創(chuàng)新人才,為推動國內及全球生命科技產業(yè)化發(fā)展貢獻力量。2016年12月19日,美國科學院院士J. Craig Venter、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陳賽娟,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副院長石遠凱等13位中外科學家分別憑借其在生命醫(yī)學領域所做出的卓越貢獻獲得此獎。

   

白春禮會見沃森

   

頒獎儀式現場

打印 責任編輯:麻曉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