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文化副刊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制藥工業(yè)、養(yǎng)殖業(yè)及醫(yī)院排放的污廢水其成分非常復雜,不僅包括各種難降解有機物、各類細菌和病毒,還包含大量的抗生素。這些含抗生素的廢水由于不經處理或者處理不達標排放至環(huán)境水體中造成細菌耐藥性增強,嚴重影響生態(tài)平衡,同時對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威脅和風險。因此,研發(fā)新的既綠色環(huán)保又高效的抗生素廢水處理技術和設備迫在眉睫。
在此之前,黃青課題組提出利用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處理降解諾氟沙星的方案,并且發(fā)現(xiàn)處理過程中臭氧降解作用效果明顯。為此,他們進一步研究臭氧對諾氟沙星的降解機理。研究表明,等離子體產生的臭氧可以快速降解諾氟沙星,同時臭氧對諾氟沙星的氧化降解主要體現(xiàn)在脫氟反應、羧基團和喹諾酮基團的斷裂。
低溫等離子體產生臭氧經濟實用、簡便易行、綠色環(huán)保、無二次污染、實用性高,對開發(fā)高效廢水處理技術、推廣等離子體醫(yī)療廢水處理技術的應用化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該研究拓展了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在環(huán)保領域的應用,有關技術與設備也正處于市場化推廣階段。
(原載于《科技日報》 2019-09-06 06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