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播報
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為探索未知世界、發(fā)現自然規(guī)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復雜科學研究系統(tǒng),是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物質技術基礎。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國家科技水平和綜合實力,其發(fā)展水平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重要標志之一。
中科院一直是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的主要力量,已經投入運行和正在建設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共20余項,包括用于高能物理、天文望遠鏡等專用研究設施,也有為多學科領域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服務的同步輻射公共實驗平臺,以及遙感衛(wèi)星地面站、長短波授時臺、遙感飛機等公益基礎設施。
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運行成就
近年來,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運行水平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加快向體系化方向發(fā)展。
一是技術創(chuàng)新性和建設水平顯著提升,受到國際科技界的密切關注。2016年9月,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落成啟用,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這是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將在未來20至30年期間保持世界領先地位,成為國際射電天文學研究和學術交流中心。FAST打破了世界上射電望遠鏡的百米極限,開創(chuàng)了巨型射電望遠鏡建設的新模式,將為人類發(fā)現脈沖星、巡視中性氫、探索暗物質和黑洞、研究宇宙起源和地外文明等提供獨一無二的手段,實現基礎研究眾多領域的新發(fā)現和新突破,并為帶動深空探測等高技術發(fā)展和開展國際科技合作提供一流創(chuàng)新平臺。
二是設施科研產出水平不斷提高,在國家科技和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科研人員依托設施開展了蛋白質研究、磁約束核聚變研究、拓撲與超導新物態(tài)調控、宇宙結構起源研究等大量國際頂尖水平的科研工作,支撐完成了高分辨率對地觀測、核心電子器件研制、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有關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取得了重大流行病跨種傳播機制、四夸克物質發(fā)現、磁約束聚變等離子體穩(wěn)定控制等一批原創(chuàng)科技成果,推動我國高能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結構生物學等領域部分前沿方向進入了國際先進行列,設施支撐科技發(fā)展的能力明顯增強。設施建設和運行催生出重離子治療癌癥、低溫超導材料規(guī)?;苽涞纫慌咝录夹g,在突發(fā)自然災害的監(jiān)測與評估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解決了瀕危野生生物種質資源搶救性保存等一批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重大科技問題,促進了相關產業(yè)技術水平提高。
三是設施開放共享取得顯著成效,運行管理水平不斷提升。近年來,中科院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國發(fā)[2014]70號)的有關要求,采取多種措施,進一步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向社會開放,充分發(fā)揮設施對科技創(chuàng)新的服務和支撐作用,充分釋放服務潛能,提高科技資源利用效率,為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提供有效支撐。主要措施包括:一是成立了設施咨詢委員會和用戶指導小組。提高了設施的利用效率和服務水平,促進了跨學科、跨領域、跨部門協(xié)同創(chuàng)新和重大成果產出;進一步發(fā)揮了用戶在設施開放運行工作計劃、課題方向和機時分配等方面的作用,推動了設施開放共享。二是建立了重大設施共享服務平臺。將現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全部納入管理,實現管理、服務、監(jiān)督、評價的有機銜接,進一步推動設施開放共享。所有用戶可通過共享服務平臺進行課題申請和實驗預約,管理人員和評審專家可通過平臺進行課題評審和機時安排。三是通過多種方式吸引培育用戶。采取部署高水平用戶項目、專題研討、定向邀請、國際拓展等多種方式吸引用戶來設施開展學術交流,并利用設施開展高水平研究工作,進一步發(fā)揮設施科技效益,不斷推動設施產出重大科技成果,增加設施國際影響力。
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新立項情況
國務院2013年2月發(fā)布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guī)劃(2012-2030年)》(國發(fā)[2013]8號)明確提出,“十二五”時期在我國科技發(fā)展急需、具有相對優(yōu)勢和科技突破先兆顯現的領域中,優(yōu)先安排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由我院承擔7個項目已獲得立項批復,分別是:
(1)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驗證裝置,法人單位為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上海光源線站工程,法人單位為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3)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法人單位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4)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法人單位為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作為項目共建單位。
(5)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法人單位為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為共建單位。
(6)強流重離子加速器,法人單位為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7)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設施,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承擔靈長類動物設施建設任務。
這7項已批復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上海光源線站工程、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驗證裝置已開工建設。此外,中科院承擔的另外幾項重大設施也正在立項推進過程中。
2016年12月23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發(fā)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提出“十三五”時期將按照“成熟一項、啟動一項”的原則,優(yōu)先布局10個建設項目。中科院將結合自身優(yōu)勢,積極爭取空間環(huán)境地基監(jiān)測網、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任務。
謝謝大家!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